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印尼 蘇門答臘島 楠榜省會-Bandara Lampung


Bandara Lampung市

Bandara Lampung 是楠榜省的省會, 她是一個天然的港灣, 早在荷蘭人殖民時代, 這個城市就成為蘇門答臘島最重要的農產品輸出港口. 也正因為如此, 帶動了當地的繁榮.
海灣地形灣區寬廣, 中間還有一些小島環繞,造就了一個天然屏障, 緩衝了大部分海浪, 是一個典型的天然良港.
Tangjung Karang

清真寺

傳統市場

地勢成緩升的丘陵, 可以這麼形容: 如果把海當作是一個舞台, 那麼陸地就像是一個階梯式的看台, 越是遠離港灣, 越能完整鳥瞰整個港灣與城市的全貌. 因此, 凡是坐落於每一個階梯前端的土地, 都是最為昂貴的地段. 看看以下的照片, 就不難認同這個事實了.
蘇哈托政府時代,以土地贈與的方式, 鼓勵爪哇地區的人移民到蘇門答臘島, 因而這個地區有為數不少來自爪哇及一些峇里島的住民. 因為是外來居民, 所以個性表現上, 比當地人較為溫和.
由峇里島移民來的住民, 因為宗教信仰屬印度教, 與印尼絕大部分人所信的回教不同, 基於安全的考量, 選擇較偏僻的地區, 結群而居. 但是因為所居房舍有其特殊之造型, 所以不難辨識.


 



Bandara Lampung 最早的起源在港口附近的Teluk Betung(工業區), 及坐落於高地的Tangjung Karang(商業區及住宅區), 漸次擴張延伸的結果, 兩個城市的界線就越顯模糊, 至今已發展成方圓20~30公里的大城市統稱為Bandara Lampung. 所以, 從雅加達搭飛機要到這個地方時, 她可以稱為 Tanjung Karang, 也可以是Lampung或是 Bandara Lampung. 指的都是同一個機場.
街景                                
市區裏有幾條交叉道非常寬敞整潔, 圓環的裝飾也頗為精緻美觀, 只是週圍的巨幅廣告讓整體的美失色不少.因為過度繁榮, 加寬的道路仍不勝負荷, 大部份的街道, 都改成單行道, 稍微不熟悉路的人, 還真會被搞得團團轉呢!
城裏沒有超過4層以上的樓房極少除了辦公廳及百貨公司外, 一般都不會超過兩層樓.

 


 


 


 


 

旅館飯店
Sheraton hotel 是城裏最高級的4星級飯店(房價約在50 US 以上). 當地有錢人宴請客人大部分會選擇這個地方, 所以, 晚上進入這個飯店時, 經常會見到車水馬龍的現象, 有時候, 還不一定能進得去.
Marcopolo, Bukit Rando, Indra Puri 等三星級旅館(房價在40 US左右). 則坐落於鳥瞰位置極佳的嶺上. 這三家旅館的設施都還具水準, 各具特色. 其中的Bukit Rando坐落於最高點, 可以360o俯覽整個城市.
其他的則屬於市區型的, 少說有十幾二十家左右, 比較有名的如: Graha hotel早上中午的飲茶價格實惠, 食材新鮮精緻. Hotel Kurnia 緊鄰carrefour(家樂福)及Pizza hut, 吃飯購物都方便.
傳統市場

最大的傳統市場, 位於市中心位置, 批發零售各類新鮮葉菜,水果,魚,肉,日用品等非常齊全, 而且價格比其他地方有較明顯得便宜.
美食餐廳
這裏若是提到中餐廳, 大部分都會提到快樂餐廳, 也大都會附帶告訴你, 快樂餐廳是由四個兄弟各自出來開的. 其中以位在市中心的最為昂貴也最有名, 採用的食材以新鮮海鮮著稱, 要吃一隻一公斤以上的大螃蟹, 珍貴的石斑魚, 龍蝦等, 來這裏準沒錯.
另外, 若要享受悠閒且價廉物美的吃飯環境, 那麼Bukit Rando, Raja Kuning會不錯的選擇, 前者有絕佳的視野, 俯覽整個城市, 後者則有寬廣的開放式餐屋, 可以盡情談天說地不會擔心吵到別人. 兩者的菜色相近, 都是老少咸宜的印尼式餐點, 如牛尾湯(Soup Bundun), 什錦炒菜(Cap cai), 烤雞(Ayam Bagar), 炸魚(Gurame goren)…



 


 


 


 


 


 

Krakatau火山

外海有著名的Krakatau火山, 1883年的8月26~27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6級火山爆發, 火山所造成30公尺的海嘯及滾燙蒸氣深入陸地達數十公里, 造成數十萬人的死傷. Krakatau島也從此一分為四, 位居中央的火山口, 至今仍持續每隔幾分鐘如空砲彈般, 長年噴出的黑色灰石. 堆積成黑色的沙灘, 和平常所見的白沙灘, 感覺上還是有頗大的差異. 2008年間, 火山又開始活躍, 曾一度禁止人船接近.
海岸線
最近的一個海邊遊樂區, 離市區約30分鐘路程, 佔地約20公頃, 有水上摩托車, 香蕉船, 快艇等遊樂器具. 沿著海岸, 搭建有開放式小木屋供一夥人進食, 聊天乘涼. 園內設有佔地約三公頃的魚池, 環境優雅恬靜. 但是, 由於遊客不多, 頗為蕭條.



 


 


 


 


 


 


 

基本上, 這是一條沿著海岸所建的路, 途中會經過幾個陡峭的山坡, 走起來頗有上山下海,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往裏延伸約兩小時路程中, 一些海岸已經被海蝦養殖場所開發, 持續的柴油引擎聲, 在這寧靜的海岸上, 添加了一些緊湊的氣氛.
再裏走, 可以看到山谷中的農莊, 由於四周臨山的地緣關係, 水的供應充足無慮, 造就了這一帶稻米耕種的興盛, 收割時的繁忙景像, 男人忙著收割, 挑稻穀, 小孩或婦女, 負責趕麻雀等等, 頗如童年在家鄉所經歷的景像…
浮潛, 潛水, 徜徉美麗的海底世界
沿著這條路, 繼續往下走約一個半小時的路程, 幾乎到了路的盡頭, 海岸遭受汙染程度較微小, 海生物格外蓬勃生長, 非常適合浮潛或是潛水. 爭奇鬥艷的熱帶魚徜徉在美麗的珊瑚間, 一群群小魚飛出海面或是急游而過的景象…等等, 都是難得體驗的經歷. 最讓人驚奇的昰, 由於港灣與散佈在外海小島的地理關係, 這裏的海幾乎沒有浪, 浮潛一點也不辛苦.



 


 


 


 


 


 

晚間是漁夫們開始工作的時候, 遠方定置網的燈火開始一個個亮起, 過一段時間後, 當看到燈開始暗淡時, 就是收網的時候了. 當網漸漸拉起時, 漁獲的多少, 便成了漁夫此時的興奮指數了. 如此反覆工作到天明. 漁獲大都是墨魚, 白帶魚及其他一些小漁, 一晚下來, 再不好應該都可以捕得相當10~20美金的漁獲, 運氣好時, 那就說不定了.
除了定置網之外, 還有更外海的聚光燈漁船,及內岸的捕蟹舟, 採海膽舟, 釣漁舟等等. 夜晚的海上, 顯得忙碌了許多. 此時, 若能招呼到經過的這些小舟, 他們的漁獲或許能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海蝦養殖
除了捕魚以外, 海蝦, 箱網海魚養殖, 可以說是這一帶居民, 唯一可以致富的事業, 也是一般貧苦居民, 唯一可以找到的工作. 居民將原本是山的海岸, 將土推至海上, 填造出蝦池, 開始一方面經營養蝦, 一方面蝦池也開始待價而沽, 一旦售出, 利潤往往豐厚. 間接的鼓勵蝦池開發. 但是, 經過高密度的養殖結果, 附近的海域就越見優氧化, 珊瑚因此逐漸死亡, 海岸也逐漸沒了生命. 不復往日的風貌…
箱網魚類養殖在這邊也相當盛行, 所養殖的大部份為經濟價值較高的魚種, 如: 石斑魚, 海鱺及其他名貴的魚種,價格約在50US/kg以上. 其中, 來自中國大陸經營者的養殖場, 由於是出外創業, 養殖的質與量都明顯豐富得多.
珍珠培育也在這個地方經營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 經營者來自日本, 養殖地點在較偏遠小島的外海. 收獲的珍珠全數運回日本加工及銷售, 當地不做任何買賣. 企業回饋上, 他們提供當地居民至國中的免費教育補助.


楠榜高爾夫球場(Padang Golf Lampung)
楠榜為一的高爾夫球場, 位在Bandara Lampung 市郊約3~4公里處, 這是一個標準18洞的國營球場, 球場維護良好. 除了餐廳只供應簡單的炒飯或麵, 更衣室不提供熱水, 其他的算是夠水準. 非會員票價為: 週末假期25美金, 平常日15美金, 算是夠便宜的了. 客源稍少, 即使是星期假日, 一個人也能上場, 也不需要費時排隊等待上場.
果嶺的草皮厚度各洞稍不同,力道控制要注意. 坡度設計稍有些詭異, 不仔細觀察, 還真容易判斷錯誤.
第一洞是一個4竿洞, 球道稍窄, 右邊沿著球場的邊緣平行排列, 左邊是高聳的林區, 前方約180M處呈80度左拐.開球若 稍左偏則出界; 稍右則入叢林; 擊球距離不夠超越180M; 第二竿無法直攻果嶺. 應該算是這個球場, 最具挑戰性的一洞.
這裏三竿洞設計長度約在 150~180M之間, 比其他球場稍長, 且水池長度多延伸至果嶺邊緣, 擊球的方向或是力道稍有疏失, 打入水的機會大增.
其中有一個稍為左拐的4竿洞, 直線距離為230M, 果嶺前有高聳的椰子樹擋著, 直攻需要借助運氣, 左曲開球方式在這裏見真功夫. 開球夠距離的球友, 到了這洞都會有躍躍一試, 嚐試一竿上果嶺的的衝動.

 

傳統建築
Lampng人的傳統建築, 是一個智慧的設計, 房子由木樁撐起. 底層用來放材火, 養雞鴨, 雨季時防止水淹. 地面鋪石頭, 保持路面清潔不泥濘.上層是居住的地方, 房門前有一個約三公尺寬的開放式前庭, 是平常家人親友聚集聊天玩耍的地方. 房子與道路間尚留有約5~20公尺的空地, 用來曝曬收成的稻米, 咖啡豆或是可可.



 


 


 


 


 


 


 


 


 


 

楠榜大學
南榜大學是這裏最裏唯一的公立大學, 位於城市的外緣, 距市中心約5公里處, 占地廣闊, 綠蔭夾道, 花木扶疏, 是一個很好的讀書環境. 裏頭種植了許多熱帶樹種, 對植物學有興趣的, 這裏應該可以滿足不少的需求.
各館各系的建築都各具特色, 有傳統的印尼式, 復古的荷蘭式, 現代的拱樓式等. 大禮堂面積約4公頃, 一半為停車場, 另一半則為一個環型立體, 可容納2~3,000人應不成問題.
環境整理及設備維修, 應是這裡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或許是沒有垃圾桶的關係吧, 垃圾到處可見, 不見處理. 樹葉不見打掃, 草皮不見修剪, 桌以不見維修任其棄置在走道旁, ,



 


 


 

燕窩屋
野生動物保護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